由上海大调研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携手推出的“2023上海民生访谈”日前正式开启。4月11日,市住建委主任胡广杰做客节目,回应民生热点。
如何避免政策对工地上的“超龄打工人”一刀切?怎样让市民更方便快捷地申领住房公积金?住建委对预防居民家中的燃气事故有哪些具体举措?来看胡广杰主任的回应→
【资料图】
4月11日,上海市住建委主任胡广杰做客节目“2023上海民生访谈”。
工地“超龄打工人”何去何从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不少农民工在超过退休年龄后仍要为生活奔波。但年龄却又成了他们求职的门槛。为了能够顺利上工,一些“超龄打工人”甚至选择办假证给自己“减龄”,最终还是被罚款、被清退。
建筑行业清退超龄农民工如何避免“一刀切”?上海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优化政策?
据上海市前几年的年度统计,在全市工人总人数中,超60岁人员的占比只有不到1%,但是在建筑事故死亡人员中,超60岁人员的占比却高达15%。对此,胡广杰表示:大部分建筑工地是全露天作业,且有较多手工、繁重作业以及高空作业,具有一定危险性,居住、饮食条件也往往较差,对老年人不利。而超龄后带来的体力、意识和反应能力的下降,都会增加建筑事故死亡的风险。
2019年,上海市住建委与多部门联合发文,明确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同时,禁止55周岁以上男性、45周岁以上女性进入到施工现场从事井下密闭空间、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高危险性特殊作业。
那么,工地上的“超龄打工人”应何去何从?
当时的文件反过来也留了一条,建筑工地的超龄人员可以从事一些譬如门卫、仓库保管、食堂、后勤人员、保洁等辅助性的工作。
同时,也发现有建筑工地的安全培训管理措施不到位,需要落实。我们也发了通知,强调进场的工作人员都应签订从业劳动合同,并提供体检证明,一般的工作人员一年体检一次,老年、超龄的人员半年一次。
另一方面,胡广杰还提到要加强对高龄、超龄工人的关爱。
我们计划在五个新城打造一些共享型“一张床”宿舍和符合现在的生活方式的、成熟程度较高的保障性租赁社区。建设人员以单位名义来租,就能住进带有物业、带有社区服务的保障型租赁社区。以后也会逐步延伸到城市运维人员,包括环卫工人、市政工人、快递员等。
7项公积金服务接入“一网通办”
住房公积金一直是许多市民关注的话题,如何依托“一网通办”平台,更加方便快捷地体验上海的公积金服务?
截至目前,“一网通办”中已经接入了41项住房公积金服务事项,在线办结比例达到95%,全年平台受理公积金业务超过116万。
“免申即享”服务从去年上线到现在,受益的退休职工已达35万多人。原来有很多老年人退休了以后,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一笔公积金可以领,现在你退休三个月以后,还会有短信来提醒。
此外,上海市住建委还将住房公积金服务融入了“一件事”总体办理流程中,实现公积金与其他业务事项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一次办”。
同时,市住建委推动长三角区域租房提取与住房公积金业务联动,目前已有7项公积金服务事项接入“一网通办”,其中异地贷款的证明达4万多份。
公积金服务是政务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重点在于“政策找人”。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毕竟公积金对很多人员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钱。
加装十万台燃气报警器
在节目中,胡广杰用九个字概括了住建部门的工作,即保基本、提品质、出效能。
从保基本的角度来说,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切实解决问题,今年的实事项目包括为50万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更换燃气具连接软管,为高龄独居老人加装燃气报警器十万台。
根据对本市历年燃气事故进行的分析,7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用户端,其中因灶具连接软管脱落、老化开裂等原因造成燃气泄漏引发的事故占40%。
因此,政府计划计划出资免费为独居高龄老人加装燃气报警器,这项工作也计划在9月底基本完成,受助用户无需承担额外费用。
从提品质方面,也要聚焦市民的公共空间品质,最典型的是一江一河的公共空间的建设。特别是要聚焦人民群众办事,包括企业办事的便利度,加快推动住建行业的两个转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
我们这个单位有几个特性比较明显,一是公益性比较强,二是行业覆盖面特别宽,三是民生关注度非常高。
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也是根本点。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下大力气改善市民朋友们的居住、出行、城市环境,都是我们要下大力气做的。
今年,上海市住建系统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住建领域民生工作,一件事一件事地抓,一件事一件事地办,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