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要听到纸落下的声音。绣花,要听到针线从布里穿过的声音。”6月10日,记者在同心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中心见到田彦兰时,她正坐在仿制的农家炕上,右手握着剪刀,在左手对称折叠的红纸上飞快“游走”。她说:“很多农家文化的传承,都是在炕头上完成的。炕头就像一个文化传承的小舞台。”
“剪纸是在感受妈妈的温暖”
田彦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尕妹子”剪纸第五代传人。其外曾祖母为晚清宫廷御用女红,后将剪纸手艺传承给后人。在田彦兰的记忆里,母亲的巧手非常“金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田彦兰从5岁开始跟随母亲学剪纸,常被母亲抱在怀里,手把手教剪纸,感受着母亲指尖和怀抱的温度。五六岁时,田彦兰第一次听到剪纸的声音,“这个声音特别美妙,那就是‘妈妈的声音’。”
“6岁开始干农活,每次我都把剪刀藏在背篓底下,拔完草就在地头剪纸。”每到回家的时候,田彦兰身上就会挂着各种图案的剪纸。一起拔草的小伙伴,纷纷用自己背篓里的草换剪纸。
在那个物资比较紧张的年代,小孩能用纸练手,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当时就有了对纸张的敬畏之情。手里的剪纸,在我看来,就是一朵盛开的花。”红色的纸张能让田彦兰的内心燃起一团火,让生活充满生机。
剪纸,“以象寓意”表达美好夙愿。以前剪纸能让母亲开心,后来剪纸能让自己静心。这门手艺,成为田彦兰和母亲之间感应的脐带,也成为各传承人之间文化的连接。
“剪纸最重要的是连接”
“有一次,一位大伯在雨天走了15公里路,找到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沓彩色糖纸。那时候,彩色糖纸对我来说很珍贵。”在田彦兰学习剪纸的时间里,村里人都会把最好的纸留给她。
从糖纸到红纸,一张张剪纸的累积,让田彦兰愈发气定、心静,剪裁出带有别样文化气韵的作品。
在同心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中心二楼的墙壁上,记者看到一幅《远古与黄河》的剪纸作品。作品通过近景、中景、远景的平面构图,呈现出贺兰山岩画上的图腾、黄河沿岸的农作物以及沿岸群众传唱《花儿》的美好景象。田彦兰从哺育之恩的角度,赋予了黄河水中国红的色彩,连接起黄河文化的传播载体。
生存于劳动者生活里的民间文化,及其衍生出的民间艺术,成为群众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的传播载体。
“‘尕妹子’在宁夏花儿传唱中的意思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田彦兰的介绍中,记者走进“尕妹子”文创馆。第一眼就看到宁夏“二十一景”的立体剪纸台灯,将黄河文化、中国气韵融入日常摆件,不禁感慨:手工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
“‘我想成为一棵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我希望这件事,百年之后仍有根系。”田彦兰说。
“炕围画是儿时的记忆”
在同心县文化馆,记者见到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绘画代表性传承人田坤。她生长在同心县,从小看着母亲在家里打磨墙壁、拉线、上底漆……将葡萄、茄子等地里常见的农作物,绘制成惟妙惟肖的炕围画。
耳濡目染间,田坤对炕围画、农民画产生了浓厚兴趣。
炕围画、农民画是广泛流传于宁夏地区的一种室内绘画装饰艺术。炕围画多绘制在炕头依墙高80厘米的墙面上,起美观、防止墙面土层脱落的作用。两种民间绘画在吴忠市、中卫市均有分布。其中,同心县传承较为典型的多为花卉、农作物、山水等图案。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作品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这是田坤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初心。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苏峰 王猛 杜晓星 何耐江 王沛瑶 杨玉瑛 何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