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新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田间地头里,群众忙着采收作物,新翻的泥土散发着芬芳,呈现出一幅“人勤春早”的绝美画卷。
群众在设施大棚里劳作。张化摄
年近七旬的村民张增种了大半辈子的地。大春种玉米,小春种大蒜、蚕豆,已成为他多年亘古不变的种植习惯。近年来,随着年迈力衰,这位种田的“老把式”也犯起了愁。“我家有4亩多地,可是分散成七八个地块,费时、费工、成本高不说,想要租给人家,一年年‘白给’都没有人要。”张增说道。
这不,前几天村里开会宣传建设高标准农田,要“破田破埂”,要实现机械化、规模化、连片化耪田,他是全村第一批签字同意的群众之一。
工作人员正在测量土地。沈晓庆摄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小、散、零的地块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永祥村委会铁柱坪村二组组长杨文桐说:“土地碎片化带来耕地效益低、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差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老年人无力耕种,改革已势在必行!”
“当前,结合县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我们以铁柱坪村、沙地村、黄旗厂村为试点,流转土地近500亩,将各家农户分散零碎的耕地打破田埂限制,小田‘并’大田,计划规模化发展绿色产业,群众大多拍手称快。”永祥村党总支书记罗希介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巩固农田水利建设和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弥渡县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粮田”变“良田”。
“按照‘破埂、平整、改水、通路’的建设思路,今年,我们规划实施7000亩‘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信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发展设施农业。前期通过召开村组工作会,积极发动群众破田破埂,小田‘并’大田。目前,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中,预计4月可完成3500亩第一批建设任务,确保不耽误大春农时。”新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航说道。(张化、沈晓庆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稿)